社交安全距離有感

黃 惇 勝 撰文
2021-02-01

 為防疫新冠肺炎,一年來全世界的人類社會共創了「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的流行語及其行為模式,歷久不衰。其實這個觀念並不新,長久以來各國政府的交通宣導不就是「保持距離、以策安全」嗎?若進一步深思,適當距離本來就是萬物安身立命的生存要件。

 因為距離是時空上兩個點之間相距多遠的描述,它的長短與兩點間的親密、疏離乃至和諧、緊張程度息息相關。遠的不談,我們在進行KJ法、創作一張KJ圖時,卡片與卡片、群島與群島、或卡片與群島不可能擠成一堆,必須上下左右各有適當距離,否則這一張圖解所代表的主題世界就是渾沌不清了!同理,在製作圖解的過程中,步驟與步驟之間也有距離,必須循序漸進才能有效完成。竹滬國小校門

 我們日常生活也一樣,不論垂直平行、上下左右的人際關係都要保持適當距離。進一步而言,任何事情隨時隨地都要保持適當的距離,多年前我在”迪野思靈感語錄”提出的「日常三餘」(黃惇勝,2007)就是這個道理。所謂日常三餘包括:

1.時間有餘:做任何事情譬如上班、赴約、用餐、睡眠等,若總是匆匆忙忙、趕時間、被時間所逼,一定會使生活陷於緊張、焦慮、急躁的狀態。因此日常生活必須凡事準備、管理時間,並割捨不必要、甚至次要的事情,讓時間有餘。

2.空間有餘:使用任何形式的容器譬如抽屜、倉儲、檔案乃至飲食、穿衣、住屋、行旅,甚至用腦、用心、用情等,若總是雜亂、擁擠、阻塞,一定會使生活陷於煩惱、苦悶、疲憊的狀態。因此日常生活使用各種容器必須量力而為、定期清理,並學習設身處地,讓空間有餘。

3.游刃有餘:為人處事若總是心餘力絀、入不敷出、或者患得患失、情緒不安、吵吵鬧鬧,縱然時空有餘,仍不會有好日子過。因此日常生活必須注重養生、開源節流、與人為善,並學習奮進及平常心,讓自己游刃有餘。

 日常三餘其實就是安全距離。所謂有餘其真意是要有餘,但不必餘太多;安全距離是要有距離,但不必把距離拉得太長。餘或距離就是不多也不少、恰到好處。至於如何恰到好處,若能度量當然很好;否則就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了!

Related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