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 虛 實 實

黃 惇 勝 撰文
2012-09-20

 佛法金剛經有一段話提到「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另有一段話則提到「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就此而言,無實無虛應屬至高境界,而在沒有達到至高境界前,或許就是有實有虛、也就是虛虛實實了。

 所謂虛虛實實,簡單的說就是人世間的虛實現象。此一現象從空間的角度來看,有虛擬與實體兩種;前者泛指軟體、網路、觀念等相對較不具體的形象,後者泛指硬體、道路、行為等相對較為具體的形象。虛擬與實體必須相輔相成,世界才會更美好。

 從時間的角度來看則有素材與成品兩種;前者泛指萬事萬物的組成分子,後者泛指不同素材所組成的萬事萬物。成品既然由素材所構造,成品的生命或生命週期也被決定於素材;當成品被形成前或成品不再為成品之後的素材狀態就是一種「虛」境,而當成品被不同素材暫時組合時就是一種「實」境了。虛是實之始,實是虛之始,兩者必須循環向上運行,世界才會更美好。

 不論從空間或時間角度,虛實都具相對性。虛因實而虛,實因虛而實,虛實之間充滿著不同程度的虛與實;虛可以變成實,實也可以變成虛。世人面對如此虛實世界,在人生現狀掌握上必須體認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因為任何人不能包辦所有的虛與實。

 而在人生問題對策上應致力於可掌握的「實」有部分;對於無法掌握的「虛」無部分應盡量放下、放開。這其實就是一般所謂「緣生惜緣、緣滅隨緣」的概念,這個概念即使仍未跳脫虛實範疇,但在持續性的觀念行動中,或許已經建立了由虛虛實實到無實無虛的根基。 

Related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