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 匱 乏 平 衡

黃 惇 勝  撰文
2013-07-01

 日常生活養生重要?還是理財重要?相信很多人都傾向這樣的答覆:當然養生重要,沒有健康,哪有財富?仔細一想,這樣的見解不管在理論或實務上大概只對了一半;因為就現代人而言,如果身無分文,又借不到錢,又無人供養,又無勇氣行乞或當流浪者,其嚴重性並不下於沒有健康。

 我當年在日本橫濱工作時,就經常聽到有些老華僑這樣感嘆著:年輕時想吃沒錢;年老時有錢吃不下。後來在勞委會兼管勞退基金業務時,也經常聽到一些退休理財規劃專業人員這樣的簡報:人老了有錢沒健康是悲哀;人老了有健康沒錢也是悲哀。 

 因此,適當的健康與經濟條件應是現代人不可偏廢的生活目標,合理的養生與理財應是現代人必須兼籌並顧的生活課題。問題是何謂適當?何謂合理?我認為只要不讓健康形成生活壓力,也不讓經濟形成生活壓力,兩者相輔相成就是適當;而在養生與理財的方法上只要能夠達到上述的「適當」目標,就是合理。   

 至於追求健康與經濟的同步最大化,固然也不失為適當合理之道。但這種追求並不可靠,所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與其賣力追求兩者不確定的最大化平衡,不如輕鬆營造兩者紮實的最低性平衡來得穩當。

 綜合而言,平衡健康與經濟是現代人立足社會的要件,也是永續生活經營的基礎。而站在確保生活無慮的觀點,與其追求兩者之間的無限多平衡,不如致力於兩者之間的無匱乏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