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法與佛教的四聖諦

黃 惇 勝 撰文
2021-12-01

 KJ法是一種創造性問題解決的技法與思想。就思想而言,其與佛教的相關性譬如因緣、因果、頓悟、中道、文字般若等論述,歷來應有相當文獻探討,本文僅就六回合累積KJ法與四聖諦的比較試作解讀。

 所謂六回合累積KJ法,簡單的說就是將問題解決的過程分為問題提起(R1)、現狀把握(R2)、本質追求(R3)、方針(R3.5)、構想計畫(R4)、具體對策(R5)及步驟化(R6)六個回合(川喜田二郎,《KJ法》,1986),這些問題解決的回合設定係源自川喜田二郎博士(1920-2009)所建立的W型問題解決模型,該模型將問題解決的過程分為思考及經驗上下兩層次,問題解決的過程就是在這兩層次之間由左上角開始成W型移動。

 另一方面,佛教有所謂苦、集、滅、道四聖諦。苦諦指三界生死無限「苦」迫;集諦指苦的根本是由貪瞋痴等縱身口意造諸惡業積「集」而成;滅諦指能夠把貪瞋痴等斷除即能離苦而獲得解脫寂「滅」之樂;道諦指要離苦斷集必須修「道」。由四諦所建立的四諦法門,則是釋迦牟尼佛成道以後開始在印度鹿野苑對五比丘等所說,一共說了三次稱為「三轉法輪」,依此法門而修成就其道果者稱為「聲聞」(斌宗法師,《心經要釋》,1990)。

 可知六回合累積KJ法與佛教四聖諦均著眼於人生的問題解決,但兩者在方法論上究有何異同?先談相同部分,兩者均觸及問題解決過程前後的判斷與對策兩階段。從判斷階段來看,六回合累積KJ法的R1、R2與R3及四聖諦的苦與集諦屬之,其中問題提起(R1)與現狀把握(R2)相當苦諦,本質追求(R3)相當集諦;從對策階段來看,六回合累積KJ法的R3.5、R4、R5與R6及四聖諦的滅與道諦屬之,其中方針(R3.5)與構想計畫(R4)相當滅諦、具體對策(R5)與步驟化(R6)相當道諦(桐谷征一,《KJ法研究》,1985)。

 次談差異部分。如上所述,六回合累積KJ法將問題解決過程性質分為思考與經驗兩個層次,其路徑在兩個層次之間成W型移動,週而復始,此為六回合累積KJ法的獨創性,一般而言可適用於人類生計及生活上的問題解決。而四聖諦則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是釋迦牟尼佛歷經多年修道洞察宇宙與眾生本質之後、對生命或生死問題解決的發現或發明,也是後人道業修行的重要指針,譬如道諦的戒定慧、八正道或三十七道品等即是。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粗略地認為,六回合累積KJ法與佛教的四聖諦乃是同中有異或異中有同。兩者在問題解決過程的方法論上確有異曲同工之處;但在層次、目標、深度與廣度上則有差異。

Related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