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的孕育、親情與鄉愁

黃 惇 勝  撰文
2018-12-03

 KJ法創始人川喜田二郎(1920-2009)於《創造與傳統》(1993)書中提到,創造行為一旦發生,不但創造了客體,主體也被創造,甚至連創造進行場域也附加新的價值。這對創造意義而言,提供了相對完整的概念。

 就客體創造而言,人類文明就是有史以來不斷累進創造的結果;否則人類可能還在山洞過著穴居或其它非常原始的生活。因為在不同的時空下,持續有人動腦改進我們的科技、產業、工作、生活等,文明的水準才能夠次第提升!這個動力就是創造的孕育。

 就主體創造而言,創造孕育結果創造主體(創造者)就像生了孩子的母親,會產生一種視如己出、緬懷孕育過程、以及格外關愛創造客體(創造物)存續發展的心境,其結果創造主體也被創造了!這就是創造的親情。

 就場域創造而言,創造孕育過程會讓創造主體與創造場域的人、地、事、物等起交互作用,產生一種高度的連帶感,從而這個場域會成為創造主體童年生長地以外的第二故鄉。日後即使離開了這個故鄉,心裡也常會想它,有時候也想回去看看或偶爾真的回去看看了!這就是創造的鄉愁。

 由上可知,創造者不但可貢獻於人類的永續發展,也在成果傳承與過程回味的幸福感中獲得心靈的慰藉。這是何等的不可思議!


Related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