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問題本身就是問題
黃 惇 勝 撰文
2012-04-10
在學校的課堂上特別是快下課前,當老師問有無問題時,通常都是沒有問題的;在職場的主管會議上特別是將散會前,當主席問有無問題時,通常也都是沒有問題的。其實不管任何空間或時間,也不管任何男女或老少,人們一致表示沒有問題的情形可以說不勝枚舉。
為什麼一致表示沒有問題的情形那麼多?可能的原因包括所有成員真的沒有問題,不知問題在哪裡,不知如何問問題,怕提問的內容不成熟,怕被問的人心裡不高興,怕問題有後遺症,不想得罪人,不想耽誤別人的時間,認為問了等於白問,反正不想問…等等。然而最重要的原因可能只有一個:沒有問題意識。
所謂沒有問題意識,簡單的說就是大腦沒有疑情。具體的說就是尚未能在腦中用心思考困境或迷惑,形成篤定問題;因而也未能確知有無問題,該不該發問。
問
如上「問」字圖示,我個人做這樣的解字:出自「腦門之口」的問才會真正的問;沒有經過腦門思考,就不會問、不敢問、不便問、或不去問。其實任何人只要肯花時間動腦思考,就可能逐漸有下列各種問題意識的浮現:
1. 發生型問題意識:任何標準與現實之間的差距。
2. 探索型問題意識:問題正點滴、零星、破碎的出現,但尚不能掌握到它們的整體像。
3. 設定型問題意識:目前看似無問題,但居安思危、精益求精,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形成差距。
因此,所謂沒有問題只是沒有問題意識,並非真的沒有問題。而沒有問題意識就沒有改善意識,沒有改善意識就沒有進步意識,沒有進步意識就相對在退步;不論對個人、團隊或組織而言,沒有問題本身就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