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流訓遍地開花

黃 惇 勝 撰文
2022-07-01

 「回流訓」是近年頗熱門的話題,但其內涵似乎還沒有確切定義。依據《職業訓練法》規定,職業訓練分養成、進修及轉業訓練三種,雖然在推動實務上台灣另有補充訓練、第二專長訓練、職前訓練,日本有向上訓練、能力再開發訓練、美國有再訓練(retraining)等,但基本上仍未跳脫上述職訓法分類範疇。

 據上回流訓在性質上應較接近進修訓練,不過在內涵上可能更專精。從字面意思看,似有「回到原點再充電」之意,早期師大畢業生被分發到初、高中當老師,再利用暑假回師大充電,就是典型的回流訓了!但目前各地所盛行的回流訓,所謂「回到原點」應較回到原單位有更深層的意義,基本上似以「回到原職能或初始心」再精進為核心,只是在作法上大家各憑理念與設計,形成百花齊放的現象!回流訓

 以中央職訓機構各區訓練師的回流訓為例,過去是由負責全國訓練師養成及進修的泰山職訓中心策辦,內容包括技術與通識兩大類,場地設備由中心提供,但師資基本上由台師大工教系所教授支援;近年該中心轉型改由工研院扮演類似角色,並進一步加強智慧化、數位化等職能導向課程及iCAP認證。這種由大學或研究機構引導新穎理論與技術的回流訓模式,具有針對科技發展趨勢補強職能的特色。

 再以各上市公司董監事的回流訓為例,原則上由當事人向財經訓練機構報名,再由公司付費。這些機構所聘講師多為知名財經學者、會計師或律師等,課程以公司治理及案例解說為主;其特色是參訓人員頗受禮遇,譬如金融研訓院就安排在圓桌會議室上課,各人桌上備有「OOO先進」三角立體名牌及綜合水果盤,而且每50分鐘休息一次、招待各式茶點,課程中只有「善意叮嚀」沒有演練、作業或考試,結束時當場發給精緻研習證書,可以說自在學習又具啟發性的回流訓模式了!

 另以企業界及社會各界所推行禪修活動的回流訓為例,雖然近年因疫情關係群聚受到影響,但相關活動仍斷斷續續進行。基本上在坐禪基礎訓練後分定期共修與不定期進階參禪活動包括半日禪、一日禪、禪三、禪七等兩方面進行回流訓,其特色是講解少練習多、禁語、專師巡視偶爾當場非語言指正坐姿等,故具有濃厚的自我啟發及OST(on-site
training)色彩;另進階回流訓活動時間、日數逐漸拉長,且作息井然,亦具有滾動強化精進、忍辱與定慧之特色。

 最後談談在推動歷史、區域分佈及訓練人數亦堪稱完備的TTQS(Talent Quality
Management)回流訓,參加對象包括全台灣五區的TTQS評核委員、輔導顧問及授課講師。其特色是分區不分類施訓,視需要採實體或視訊大班制;參訓人員學驗背景多樣化,可依需要選擇時段班別;課程分必選兩種,均直接間接與TTQS相關;特別是講師原則上由TTQS三類人員選任,被選中者依本人學驗準備講義解說,並視需要安排演練,可以稱為經驗分享的回流訓模式了!

 回流訓是「以人才為中心之經營管理」理念下系統運作的重要環節,多年來在各方戮力經營下得以遍地開花,值得稱讚!當然任何訓練方式都有它的特色,尤其是回流訓的對象較一般進修訓練更需有專業獨特性的考量,未來只要適性、適當持續改善或創新,應該就可以讓這項頗具意義的訓練永續發展。

Related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