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競爭實戰與KJ法

黃 惇 勝 撰文
2020-10-05

 動態競爭理論緣於熊彼德(Joseph Alois Schumpeter,1883-1950)的創造性破壞與奧地利經濟學派(Austria School,C19-20)理論,並興起於1980年代初期。其概念是將市場競爭觀察重點由靜態轉為動態,並透過指標關係流程架構與田野研究或內容分析法,識別、驗證競爭市場攻擊者與反擊者的行動特徵,及其形成要因與導致的結果等,這當然有助於企業因應競爭的策略管理。

 然而近來有關動態競爭討論的重點,似有轉為現場競爭實戰的趨勢,亦即強調所謂街頭打群架的應對方式。若然所謂田野研究、內容分析、察覺-動機-能力的競爭行為驅動因子(陳明哲,1996),甚至所有從學校與書本學到的理論、過去的經驗等都只能當作一種參考,反而必須針對所面對的情境隨機靈活應變了!問題是如何在實戰中靈活應變取得勝利?

 這使我想起川喜田二郎(1920-2009)所提倡的現場科學,亦即一般所謂的科學除了以假說檢定為重點的實驗科學及以文獻推理為重點的書齋科學外,尚有一種以探檢統合為重點的現場科學(川喜田二郎,1967)。所謂探檢,並不是針對特定標的的探索,而是環繞問題360度的摸索。由此觀之,當我們在動態競爭實戰現場中面對問題時,即可透過現場科學迅速地探檢統合,然後又迅速地對應。

 現場科學發展結果所展現的具體工具就是KJ法,其本質就是語文資料的處理技術,包括創造、問題解決乃至面對面溝通的應用等,這就動態的性質而言可能較定量的數據分析更為臨場機動。然而就類似現場談判、競技之類的即時性競爭實戰而言,可能還是有其限界,因為在問題解決處理時間上仍緩不濟急。

 有鑑於此,以KJ法處理動態競爭實戰時,在觸(資料搜集)網(資料組合)技術的處理上可能要加以斟酌,首先要由「先觸後網」改為「即觸即網」,其次因時空限制的特殊情境則改為「非觸非網」,即不使用卡片的觸網技術(黃惇勝,2016)。必須注意的是,這裡所謂的非觸非網並不是單純的大腦內部思維運作,而是以熟練KJ法為前提的大腦直統頓悟。

 話說回來,傳統上先觸後網的KJ法仍有助於動態競爭的研究與落實,特別是競爭行動的創新、非線性關係,對手行動隱含訊息的感知,競爭行為驅動因子中競爭對手與環境的察覺,行動與否收益、損失感知有關的競爭動機,及行動時能力上攻擊或反擊的思路等,以KJ法處理仍有其利基。

Related Images:

1 ... 7 8 9 10 11 ... 18